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改革开放给了我“隐形翅膀”(方圆之间——风采人物 王树明)

发布时间:2019/1/28 13:07:34    浏览次数:4846

2018年12月18日10时,北京,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召开。千里之外的长春,吉林省残联主席团副主席、省肢残人协会主席65岁的王树明坐在轮椅上,一边收看、一边认真做记录。

“是改革开放,让我们的生活变好了,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更到位了,让残疾人享受到更多的福利!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全社会,时时刻刻把残疾人的生活挂在心间!”

“我从没把自己当过残疾人!”36年前的一天,29岁的王树明在延边安图老家帮父母盖房时,被突然倒塌的山墙砸中,当即失去了知觉。亲友辗转把他带回长春治疗。医生将两头带钩的不锈钢板,用螺丝固定在他的胸椎和腰椎上,告诉他“以后都站不起来了”。

从意外受伤致残到战胜困难、在轮椅上完成3项电信科研课题、参与近百项技改项目……王树明自强不息的奋斗故事,感染过很多人。

他勇往直前,同时肩负起共产党员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为保障残疾人的权益多方奔走,让长春市成为全国残疾人最先拿到驾照的城市。他被群众誉为“中国的保尔”“身边的张海迪”“轮椅上的雷锋”……

 

一、重塑人生 让我“独立”

受伤后的王树明,成了“高位截瘫”病人,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床上,翻身、吃饭都要靠人帮助。

“脑袋或者一片空白,或者就是跌落深渊的感觉。如果余生这么躺在床上,生活也没有意义了。”王树明当时万念俱灰,是家人的悉心照料和同事们轮流看望,让他燃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我的腿虽然不能走路了,但是我的大脑还健全,我的双手还能用啊!虽然不能成为英雄,但可以为党、为社会、为他人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病卧几个月的王树明决心从病榻坐到轮椅上,重新抒写人生。

起身、翻身、坐立……对正常人来说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对王树明却犹如翻越重重的雪山、草地。经过几个月的厮杀、搏斗,王树明终于能够坐在轮椅上了,开始是几分钟,后来可以坐10分钟、15分钟、20分钟……他看到了希望,也找回了自信。

1983年6月,坐到轮椅上的王树明找到单位领导,希望回到工作岗位。“领导也同意我上班,因为有一些技术革新项目想让我干。”王树明说,就这样,他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虽然像捡起掉在地上的螺丝钉这样的小事,对于自己来说犹如一次激烈的战斗,但能再次融入社会,那感觉真好!

当时,他兴奋得如同吃下一剂灵丹妙药。

“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一部分残疾人能够在福利企业集中就业,可没想到,单位能接纳我这样的残疾人重返岗位。现在,我们有了按比例就业、集中就业、灵活就业,甚至网上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就业、创业模式,以前是不敢想象的。”王树明感慨道。“一个社会善待残疾人,这体现的是社会的文明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态度。”

 

二、教育培训 让我“升华”

通过一次给残友修电话的机会,王树明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他找到了很多与自己有着一样经历的朋友。“我2002年做了宽城区肢残人协会的主席,和大家交流中发现,不少人本来学习好,但是学校不要,大伙都觉得没上学挺遗憾的。”

王树明所说也是当时的实际情况。40年前,只有6%的残疾儿童可以在特教学校就读。现在,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零拒绝”成为新的目标。1987年,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成立,面向全国招收盲、聋、肢体残疾学生,成为中国第一个残疾人高等教育学府。3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3000多名优秀人才。

“像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这样的高等学府,经过深入研究与实践,打破传统的封闭式高等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让残疾学生和健全学生共享平等的教育资源,这对于残疾人来说是天大的好事。”

如果说就业成就了残疾人不一样的人生,那教育培训就是他们人生的第二转折点。接触的残疾人多了,王树明发现他们很多人面对生活上的困难,失去了自立的信心,于是,他萌生了“同侪培训”成功残友带动不成功残友的想法。“有的衣服穿不上,袜子穿不上,我们就进行培训,几天就教会他们穿上了;有的上不了床,我们白天讲课,晚上再做实际培训。在宾馆,教他们怎么上床,怎么上厕所,轮椅怎么过门槛……一遍遍地教。”王树明说,培训的目的就是让广大残疾人朋友通过学习“过来人”的经验,缩短从不适到能够独立生活的时间。

在2015年的培训中,一位30多岁的来自桦甸的女士,让他印象深刻。“她老妈80多岁了,还得给她穿袜子、穿裤子。因为她是脊椎强直,弯不了腰,回不了头。”

当时,这位女士有些自暴自弃,认为这些“小事”自己肯定无法完成。没想到,在大家的带动和感召下,她通过“取经”,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前段时间我参加残疾人婚礼看到她了,她已经能自己开车了。她对我说:‘王主席,我现在非常好,我开始在市场卖人参。我过去啥都不敢干,还得靠我妈。现在都不用我妈管了!’”王树明会心地笑了。

三、维护权益 让我“自豪”

2008年,王树明被选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他的第一个提案是关于残疾人驾驶自动挡轿车的。

“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残友们都想方设法联系我,希望我帮他们争取权益。”王树明说,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很多人都拥有了家用轿车,可残疾人没有驾照,不少人是“黑驾”,这样也存在安全隐患和不确定性。而当时在国外,残疾人开车已经很普遍。

“这个提案我反复修改了两个多月,因为我知道,全国政协人才密集,我是同国务院部委领导对话,要想得到认可,就得拿出让人家服气的提案。”王树明没想到,他的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公安部的工作人员也一次次打来电话征求意见,但因为提案涉及质监、卫生、交通等多部委,当年没有落实。“但我了解到已经由公安部牵头在做工作,看到了希望。”

一年后的全国两会,王树明继续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残疾人驾驶自动挡轿车的提案”,最终得到了公安部的准确答复——残疾人2010年4月1日开始可以考驾照。

“这是我们政协委员、中国残联、全国残疾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在2010年3月全国政协会议上,张海迪主席非常高兴地跟我讲:‘树明大哥,你回去之后一定要在长春首先开展残疾人考驾照的工作,为全国带个好头。’”

回到长春后,王树明落实体检身体的医院,找驾校,组织残友们参加学习、考试……多少个日子,他每天奔波在残联、驾校、交警支队等单位之间。经过不懈努力,2010年11月2日,我市222名残疾人拿到了驾照,长春也成为全国第一个残疾人拿到驾照的城市。

“发驾驶证当天,在市政府门前搞了个仪式,我们残疾人为表示感谢,25辆车拉着市领导转了几圈,我当时开的是第一辆车。”如今,回忆起过往的努力和付出,王树明觉得甘之如饴。

王树明感慨道,残疾人权益的维护不仅体现在法制建设上,广大热心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人士建言献策、残疾人本身的参政议政也已成为常态,共同推动着残疾人权益保障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四、冲破障碍 让我“飞翔”

从“残废”到现在的“平等、参与、共享”日益成为现实,王树明见证着改革开放40周年残疾人事业的变化,作为亲历者,也真切感受到全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怀与包容。是改革开放,让残疾人搭上了时代快车。

王树明说,自己受伤时,社会上还没有无障碍的概念,甚至不知道什么叫盲道。现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立了法,而且已经“进社区、进家庭”。

“以前我不愿意出门,到哪儿都是障碍。比如开会,我头一天晚上就想:遇到台阶咋上去啊?遇到会场怎么进去啊?还没出行,很多很多的顾虑就已经先行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坐地铁,有无障碍电梯,上马路,有缓坡……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王树明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自己坐着轮椅出门,感受最深的一方面是残疾人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是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程度越来越高。“坐轮椅出行遇到麻烦,有的人马上帮你抬,像有的谈恋爱的年轻人更愿意帮你,小姑娘还对小伙儿表扬呢!”

王树明说:“希望更多的残疾人冲破‘障碍’,勇敢走出家门,拥抱新生活。 小康路上,我们残疾人一个也不能掉队。”

“有的人面对突然的变故,会给自己设置很多障碍。其实有的障碍是自己给自己设定的,认为一出门就有三个门槛,家里面有个门槛,防盗门有个门槛,大门还有门槛。其实不是你过不去,有时候一个小台阶,你想办法也能过去,退着走也能行。”

王树明感受最深的是,我们国家各行各业、社会各个方面都在努力为残疾人消除各种障碍,无障碍环境建设在逐渐向好,有基础设施方面的,也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平等参与社会,有了更多出彩的机会,“仿佛为我们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帮我们克服重重障碍,展翅飞翔,飞得更高!”

后记:奏响 生命的强音

11年前,采访过作为北京奥运火炬手的王树明。11年后,再次见面,他的那份坚毅、乐观仍然会感染到记者。

坐在轮椅上36年,13000多个日子,他有过悲观,也有过绝望,但更多的是坚毅。受伤后返岗,他笑对生活,倾洒爱心。在没有外勤任务的市话载波机房工作,他每周擦拭3748条电路设备,每月进行一次电瓶测试,呼叫2500个载波和1248个实线用户,看收发信号是否达到标准,日常排除无声、杂音、不振铃等障碍。这些工作对我们常人来说,都不是轻而易举之事。

高位截瘫的王树明参与了近百项科研活动,直接间接为企业创造了400万元的经济效益。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义务为用户修好了7万多部电话机。他还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撰写、发表了十多篇论文,成为“轮椅上的革新家”。

退休后的王树明,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残疾人的事业中,帮助更多人走出困境,实现脱贫、更好地生活,为他们铺就快乐之路、幸福之路……

作为残疾人代表,王树明用自己的经历和实际行动,在广阔的时空里,奏响了属于自己的时代强音。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4012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