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用残疾之躯体 谱写助残之歌——记延川县残疾人庞竹林的助残事迹

发布时间:2015/12/14 13:51:03    浏览次数:5581

视频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xMTA1NTE4NA%3D%3D.html

当我们一走进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黄土掩映下蓝色的厂房很醒目,似乎与这个平静的山沟不协调。有一些残疾人映入人们的眼帘,他们是“延川县爱鑫服饰有限公司”的职工。厂内有玻璃展厅宽敞明亮,生产车间,职工餐厅,设备先进;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占地2000平方米,2014年8月开始筹建,从租赁土地,构建厂房,购置设备,是重度残疾人(残疾二级)庞竹林自筹投资260余万元。为这30名残疾人创办的福利企业,他们正在进行技术培训。公司设计投入了二条生产流水线,一条现代化服装生产流水线,着力于生产学生校服,工装,计划年产服装量10万—15万套;一条布堆画,剪纸非物质文化装裱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从生产原料到加工装裱一条龙生产布堆画,剪纸2万—3万幅,年产值500余万,为国创利税100万元。并且逐步扩大厂房安置50名贫困残疾人就业,努力让80名贫困残疾人有稳定的就业岗位,共同富裕,实现同奔小康。

一、残疾是点燃二娃生命的星星之火 庞竹林小名“二娃”延川县城小有名气,因他身残志不残,依靠自己的拼搏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在县城开门诊办药房,买了房,生活过的红红火火,人品好,孝顺父母,帮助残疾人共同致富。

1974年5月7日出生在延川县延川镇南关居委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在一岁时因发高烧落下了语言障碍、四肢残疾、行动不便的终身残疾。小的时候别的孩子都高高兴兴地踏进了学校门槛,而庞竹林却因为严重残疾而被拒之于校门之外,幼小的庞竹林心中受到巨大的撞伤。他每次暗自饮泪后,又点燃起一团生命的火焰,发誓要做一个不拖累家庭和社会的有用之人。

庞竹林小学毕业后因身体残疾被拒校门之外,在亲友邻居的帮助下,少年的庞竹林以惊人的毅力自学了初中的课程。16岁那年,为了自食其力,他上街买回了有关电器维修的书籍,开始自学无线电修理。由于他双手不停地颤抖,常常修理这个零件却撞坏了另一个零件,不知被高压储电击了多少次。他父亲心疼地说:“像你这样的修理工,挣得修理费还不够给人家的赔损费,哪天还得把自己的命也搭上”。眼看这条路走不通。他只好重新找出路,他先后又修过锁子、配过钥匙,捡过破烂,但都因自己的身残而被迫中途放弃。

1992年春季,一位远方的亲戚和他闲聊时,建议他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学中医说不定是一条出路,从此,庞竹林狠下心开始了自学中医的生涯,由于文化知识底子薄、基础差、中医中药上的生僻字又多,他就查字典,不懂的学术名词就问县城里的老行家。

经过三年的努力,庞竹林自学的中医理论越学越深入,他深刻地感受到临床经验的重要,而自己的知识层面和学历还达不到临床行医的条件。庞竹林作梦也想在中医院校学习深造一回,可全家六口人,全靠他父亲一人200元的月工资维持生存,哪有钱供他外出上学。为了积蓄一点学医深造的资金,庞竹林又在家门口摆了个小百货摊。他起早贪黑,两个月下来,纯收入400元,这对困境的庞竹林来说可是笔可观的收入。在这期间,庞竹林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中医学的深入学习、探究与追求。

1992年秋季庞竹林报考了安徽省高校科技函授部中医大专班,经过两年的刻苦钻研,他终于取得了中医大专文凭。1995年9月,在父母的大力支持下,庞竹林果断地放弃了月收入已达千元的门市收入生意,迈进了西安秦英培训学校的大门。三年的艰辛学习生活,庞竹林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觉,同学们风趣的说:“庞竹林除教室走到宿舍,就是从宿舍走到教室,业余去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厕所!”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7月,他终于攻克了生理、生化、药理、组织胚胎、西医内科等学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又一个中医大专毕业证书。

1998年底,庞竹林不顾世俗的偏见,在延川县城南开办起了个体“南关二娃门诊”。刚开始,大部分病人只试探着开个处方,不买药。一天天过去了,眼看房租、护士工资付不起,药品还是一粒卖不出去,别说盈利,本钱也快赔进去了。

1999年春一天下午,一位妇女抱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小男孩,说小孩腹泻已两个月,不知求医过多少大夫不见效,她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来寻这名残疾医生治疗。庞竹林仔细诊断病情后,用几味中药配制成了散剂给孩子开了伍角钱的药,孩子服后很见效。第二天,孩子母亲又拿了三天的药,孩子服完后痊愈。这样,庞竹林的“康复门诊部”逐渐取得了人们的信任,求医的人多起来,既有了社会效益又有了经济效益。

由于庞竹林对患者热情,药价合理和中医治病有独到之处等因素,门诊病人日渐增多,收入也相当可观,在生存、经济条件逐渐好转的情况下,他又把精力放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上。

二、以诊所为基地,随时随地扶助残疾人。庞竹林的“南关二娃门诊”是他依据两次自费学习医科理论与实践操作技术办起来的。1999年以来,庞竹林在每一年“助残日”都举办无偿性“助残义诊”活动,给许多残疾朋友解除了疾病的痛苦,并得到了县残联及有关部门肯定和赞扬。在“助残日义诊”活动中,市县电视台记者采访他:“你也是位残疾人,需要社会的帮助,为什么每年助残日,你都要义诊?”庞竹林说道:“我希望通过义诊活动,使全社会的人都能理解、帮助、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工作,让残疾人同健全人一样生存在这个美好的世界里。”从1998年医学专业学校毕业办起诊所,至2013年15年期间,庞竹林先后为残疾人无偿义诊12000多人次,平均每年义诊1200人次,减免医疗费10万元以上。通过十多年的努力,他的助残事业不断壮大,终于于2007年12月底由延安市卫生局批办了“延川县残疾人联合会康复门诊部”,是全市唯一一家残疾人诊疗和康复为一体的服务机构。2010年1月1日,由延安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办“延川县康健中心药房”。他的事业逐渐壮大,他对助残的功业也就越来越频繁。而且加大了团队建设,增加就业人数,现有员工20名,其中包括5名残疾员工。2000年8月的一天,一位肢体残疾的人,带着小孩子来看病,所带现金不足输2天液体的药费,由于小孩子病重病急,庞竹林免费给小孩子输了5天的液体,单就药品费垫付了300多元。还有一次,延川张家河的一位60岁的残疾人由于风湿痛,住进了门诊部,一连住了7天,出院时欠下医疗费200多元,过了一年多,该残疾人因开不起医疗费,连城里都不敢来,庞竹林给人捎话说:“你告诉他,所欠的医疗费不要了,叫他不要有负担,只要好好生活就好了。”那位残疾人知道后非常感动,第二天专程坐车上延川来到诊所道谢。

三、以助残日为契机,边义诊,边宣传,激发民众助残的热情。扶助残疾是一种社会美德,这一美德在庞竹林的心里比常人构筑的更有份量。1999年起,每逢助残日,他总要到延川县城的主要街道义诊,一边给来人看病,一边宣传助残的重要性、必要性,他以自身的体验宣传教育群众。使群众无不为他的无私奉献所感动。第九次助残日(1999年),他特邀延安市防疫站的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忠民、延川县医院中医科内科副主任医师都建勋在延川县城十字街联合举办了“献爱心、送温暖”助残义诊活动。第十次助残日(2000年)他克服自身行动不便的困难,到永坪镇开展了助残义诊活动、第十一次(2001年)助残日,庞竹林又联系延安市博爱医院十多位专家教授、在延川进行了一整天的义诊活动。第十二届(2002年)助残日庞竹林等人深入农村,为贫困残疾人送医送药免费义诊,此次以后每个“助残日” 庞竹林不是上街就是下乡,为残疾人连续坚持了十四次“助残”义诊活动。通过助残日的义诊宣传活动,激发了广大群众的助残热情,形成了延川全县范围内的助残氛围。

四、以巡回义诊为形式,不断帮助残疾人。庞竹林经常对人讲:“人活着就要奋斗,人生之路,再苦再难也必须走,要用自己的微薄力量,不断回报社会”。 庞竹林不仅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而且做的很好。1999年至今,他克服自身困难,先后到偏远乡村义诊,送医送药服务于弱势群体。2002年至2009年几乎走遍了沿黄河三乡镇的偏远村庄。2003年5月17日,正当他去黄河畔张家河村义诊的途中,巧遇雷雨大作,他的衣服被雨水湿透了,脚底下又滑,不知摔了多少跤,费了多少劲,才走到目的地,当走进老乡家时,身上全是泥水。由于自身体弱,到晚上庞竹林病倒了。好心的老乡挽留他住了三天三夜,吃了许多药,才恢复了健康。就这样,庞竹林助残义诊的脚步没有停止过,一直坚持到现今。

五、以自家省吃节用积蓄的钱,资助有困难的残疾人。41岁的庞竹林,30岁前日日夜夜主要是自强自立。他经常省吃节用,把心全部用在了治疗病人身上,通过自强自立,省吃节用,终于有了一定的积蓄。庞竹林与众不同,按常理,扶助残疾人是正常人的事,是社会的事。而作为重度残疾的庞竹林来说,只要不拖累家人、不拖累社会,就已经了不起了。但他的胸怀是常人不能度量的。他的理想是做一个于社会有用之人,做一个“超越常人的人”。为此,他心灵深处经常想的是他人,想的是那些无依无靠的残疾人。2001年,残疾人高河晓的妻子因生孩子,需要在县医院附近找个房子,庞竹林不但给他租了房子,而且还在生活用品上给了不少帮助。2002年,残疾人郝树平的生活暂时失去保障,庞竹林像社会保障单位那样,支助他1000元现金办起了养猪厂。同年,聋痴人庞俊福因经济困难,孩子上不了学,庞竹林及时给面临辍学的孩子交了300元学费。2013年的学生暑假期,延川县马家河乡的残疾人石进强来庞竹林的门诊上就诊,无意中说起他的两个女儿同时考上市和县重点中学,因为家庭困难,不打算让她们上学了,庞竹林二话没有说,鼓励残疾人石进强说:“让孩子继续上重点中学,三年的学费包在我身上,每年资助你们6000元钱”。石进强当时感动的热泪盈眶,不知说什么好,开学的时候姐妹双双进了重点中学。庞竹林的这些做法是常人也难以做到的。他的确完成了做“一个社会有用之人”的夙愿。

六、用自己的成就和体验,从心灵深处扶助残疾人。扶助、帮助残疾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全是物化形式。庞竹林是重度残疾人,但他不但用物化的形式扶助残疾人,而且以他的创业精神无声的教育激励了不少残疾人。庞竹林一个二级残疾人用行动说服、成就感化残疾人自强自立,本质上就是从心灵深处帮助残疾人。2013年5月底,中国肢残人协会徐凤建主席和王延副主席来延川县调研,在推动延川县残疾人事业座谈会上,庞竹林以延川县肢残协会副主席身份参加了会议,他有幸被两位主席推荐到清华大学残疾人企业家培训班学习,学习了6个月。进了清华大学后,庞竹林结识了很多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残疾人企业家,许多残疾人企业家的事业规模做得很大,同时都有一颗回报社会的心,为很多残疾人创造了就业岗位。为了解决更多残疾兄弟姐妹就业,不断地扩展自己的助残事业。庞竹林突然觉得自己太渺小了,为残疾朋友做得远远地不够,更应该向先进的残疾人企业家学习。在北京学习期间,他暗下决心,一定回去要为延川残疾人办一个企业,解决更多的残疾人就业,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企业解决残疾人就业上岗。他利用课余时间和学员们探讨办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家乡延川的实际情况,他聆听别人办企业的经验,询问他们办企业的体会,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如何为残疾人能自食其力的创业问题上。学习期满以后,庞竹林首先破费先后到北京郊区、山西吕梁市离石县考察了服装企业。庞竹林经过多地考察后,再结合家乡延川的区域位置,决定办服装厂比较合适残疾人的就业,同时有发展空间。庞竹林计划服装厂主要加工学校校服和民政救灾物资,加工这类型产品比较简单可行,销路稳定,更有利于残疾朋友们方便操作。要从思想理念上点燃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心灵火焰,这样将会安置50—80名适应各类岗位不同程度残疾人的就业。为社会做贡献,这就是二娃办厂的理念。

庞竹林常说:“帮助残疾人自强不息是我终身奋斗的目标,我做的这一点成绩是刚开了头,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我要拼搏下去”!这也是二娃身残志不残,用自己残疾的躯体谱写助残之歌。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40128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