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肢残人协会网站!

积极探索 强力推进

发布时间:2014/4/8 11:19:52    浏览次数:5372

全国中途之家建设交流材料--襄阳市:

襄阳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全市辖三县、三市、三个城区、两个经济开发区,共590万人口。残疾人有39万,肢体残疾有10.87万人,其中脊髓损伤患者及重度肢体残疾患者大约有1万人。

中国残联于2012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组织召开了“全国八城市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推广会议”。襄阳市作为试点城市参加了会议。会后至今,我们在中国残联肢协和省残联、省肢协的及时指导下,按照试点工作计划书的要求,迅速行动,强力推进,取得了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现将我市开展“中途之家”试点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途之家基本情况

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我们选定了樊城区清河口办事处旭东路社区作为试点单位。清河口街道办事处位于襄阳市樊城区东大门,辖区面积 0.5 平方公里,总人口8021人,现有各类残疾人116人,其中二级以上肢体残疾人有50人。

2011年3月,旭东路社区创办了襄阳市首个“阳光家园日间照料站”,“中途之家”就是依托这个平台开展了试点工作。

“中途之家”现有活动场所600多平方米,其中室内二层400平方米,室外活动场所200多平方米。室内设置康复室、娱乐室、技能训练室、才艺展示室、工疗区、书画阅览室、心语室等10多个功能区。康复室配置有残疾人系列康复训练用器材。试点工作开展共筛查确定了20名伤友,建立了伤友档案,成立了机构,建立了制度。

二、基本做法

(一)、加强组织建设  夯实服务基础

按照合肥会议精神要求,市残联党组理事会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力勤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制定了《襄阳市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工作方案》上报给了中国残联肢协。严格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落实好各项工作。

一是选定樊城区清河口街道旭东路社区建立1所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

二是指定襄阳市军工医院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并聘请康复专家成立了“中途之家”试点工作技术指导小组;

三是选派社区康复协调员作为“中途之家”工作人员,其工资由政府(公益岗位)和市残联承担。

二、狠抓康复培训  提高服务水平

 开展“中途之家”试点工作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了两种方式开展培训。

一是集中培训。2012年年底前集中开展了康复培训。清河口办事处所辖8个社区内的30多名伤友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和家属、社区医生、义工、康复协调员等60多人参加了培训班。康复专家制作了课件,为伤友讲解了康复及护理知识,听众提问现场得到解答。在康复训练室,专家现场指导伤友和家属进行康复训练,如何正确使用康复器材。康复协调员对伤友再次进行康复需求登记,了解伤友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困难,伤友和家属都非常满意。后期,我们又多次组织开展了康复培训。

二是分散指导。就是组织医院专家和社区医生多次深入到伤友家中,对伤友居家康复进行指导,对其亲属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

三、加强设施建设   提高服务质量 

自“中途之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先后投资20多万元用于完善“中途之家”硬件设施。一是为社区配置康复训练器材、文化娱乐设施。二是免费为30多名伤友适配了轮椅、拐杖、助行架、坐厕椅、靠背垫等辅具共计50余件,受到伤友和家属的好评,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三是实施伤友家庭无障碍改造。为“中途之家”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社区积极发挥主动性,向爱心企业求援,得到帮扶。

四、规范日常工作   积极开展活动

一是建立台账。市、区残联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社区及伤友家庭,了解情况,建立了《残疾人基本情况台帐》、《残疾人社会救助台帐》、《残疾人志愿者台帐》,康复专家亲自对每名伤友体检,,针对残疾人不同的状况,开展不同的康复训练、帮扶救助、康复转介,中途之家试点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 

二是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黑板报、广播电视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发动社区居民关爱残疾人。社区布置科普知识展板, 设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我们做到了“三个结合”,把社区文明教育和扶残助残教育结合起来;把社区知识讲座和残疾人工作培训结合起来;把社区活动和残疾人协会的活动结合起来,为残疾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社区图书室每天免费向群众开放,读书看报已成为残疾群众的文化时尚追求,健康有益的社区文体联谊活动让残疾人对社区有了认同感、归属感,他们从孤独者走入到社区群体之中,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健全、幽默乐观、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

三是康复训练。由康复专家、社区医生和中途之家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指导。专人负责,进行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指导。康复专家为每一名伤友建立了《残疾人康复台帐》档案,根据每人不同病情,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计划,并对其康复效果定期进行评估。按照市残联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在重度伤友家中悬挂康复专家联系卡,上面有康复指导计划、专家联系方式。市残联定期组织市军工医院康复专家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康复深入到“中途之家”伤友家庭开展了家庭康复指导活动。

在伤友家中,康复专家查看伤友的伤情,为他们进行伤口清洗护理,并指导伤友和家人进行翻身、侧睡、现场按摩等专业康复训练,对于需要进一步治疗的重症伤友及时转介到上一级医院治疗。

四是交谊联友。市肢协主席李俊辉是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代表, 2012“襄阳市十大残疾人自强模范”。 作为肢协主席,在“中途之家”试点工作中,他积极配合残联工作,从试点工作开始建立了襄阳市肢协QQ群,这里可以听到很多心声。目前群里的会员达到了近400个,其中脊椎损伤者达到了近100个,年龄层次都集中在25岁到40岁之间。协会要求在QQ群里由肢协主席及其他委员轮流在线,每日查看群里动向,针对不同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反馈,在协会能力范围内及时疏导,处理伤友们遇到的实际问题,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自从有了这个群,伤友们找到了一个可以诉说的地方,他们在里面可以畅所欲言,尽情歌唱,能够不出门就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多伤友慢慢的就走出了悲观绝望的心理,让他们感到协会就是娘家,就是他们能够避风挡雨的港湾。年前肢协举办了新年联谊会,热邀中途之家的伤友们参加,旨在加强伤友联系。活动现场非常热闹,很多残疾朋友踊跃上台表演,积极展现自我。

李主席经常在群里和大家沟通交流,向大家宣传党的政策,解答难题。到“中途之家”和伤友参加活动,与残联领导和康复员深入到伤友家中了解情况,送温暖。

社区工作人员每周定期组织伤友到“中途之家”开展活动,专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人员经常组织伤友们聚集在“中途之家”,大家一起谈心,交流各种信息,看书读报,棋牌游戏,参加免费绘画、手工等技能培训,与“阳光家园”托养的智障人士一起,唱歌、游戏、表演,通过这些活动,伤友们从自闭、痛苦中解脱出来,身心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

五是扶贫帮困。社区为贫困伤友残疾人家庭申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11户,申报房屋补贴6户,申请廉租房4户,协助残疾人办理社会养老保险24人,为残疾人提供手续代办服务300余次。有10多位残疾老人得到助残志愿者的常年扶持;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年免费为残疾人体检一次,并建立健康档案;康复指导员积极参加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班,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治疗和功能训练指导服务60余次;救助25户困难残疾人,帮助2名特困残疾家庭子女入学。

2013年4月,按照中国肢协要求,经过严格筛选,确定为13名重度伤友发放纸尿裤。发放当天,市区两级残联工作人员冒着毛毛细雨,在“中途之家”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樊城区清河口办事处清河春晓小区、定中门永安桥社区、陈老巷社区走访看望了13名脊髓损伤伤友,并为他们送去了20箱共1600 片纸尿裤,伤友们感动的只掉眼泪。

市残联在“中途之家”建设工作中优先将伤友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纳入计划当中。两年来,共为清河口社区8户伤友免费改造生活环境:在楼梯门口安装扶手、家门口修建坡道,卫生间安装坐厕椅和扶手、厨房灶台、水池改修变矮等。一系列家庭环境无障碍改造活动,让伤友和家属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温暖。在社区的积极努力下,所有贫困伤友全部享受低保待遇,纳入残联特困残疾人救助范围,医保个人支付部分也全部由财政支付。春节期间,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及残联领导走访慰问困难残疾人,给他们送去温暖。

六是志愿者服务。社区成立了扶贫帮困、法律援助、关心下一代成长、爱护残疾人家庭等助残志愿者队伍,共发展志愿者58名。先后组织志愿者开展“弘扬志愿精神,倡导助残风尚”、“献爱心送温暖”、“创平安社区”、“关心残疾人家庭”及“整治侵犯残疾人合法利益行为”等活动,为辖区残疾人家庭料理家务30余次,送慰问金1000余元;接送重度残疾人20余次,上门调解残疾人纠纷25起;发放康复、助残等宣传资料2000余份,为构建和谐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七是开展户外活动。由于大部分伤友出行不方便,长期呆在家中,性格变得古怪内向、 脾气暴躁。按照方案要求,在市残联的安排下,市肢协和社区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为“中途之家”的脊髓损伤伤友和“阳光家园”托养的残疾人组织了春季游园活动。市残联和市肢协联系了市“作东车队”出租车队长免费接送残疾人,“义工在线”群友义务帮忙全程陪护,“思思婚纱摄影公司”免费全程跟拍,“阳光家园”工作人员负责组织节目、安排全程各项活动。通过游园祈福活动,让伤友们走出了家门,相互交流,参与社会,增添了生活的信心,为家庭和社会减轻了压力。

我市“中途之家”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扩大了影响,二是增强了伤友的信心。康复训练室每天免费向大家开放,残疾朋友在康复员的指导下坚持康复训练。不能出门的伤友,也定期有康复指导员和社区医生上门指导他们进行功能训练,这些伤友大都恢复了部分功能,增填了生活的信心。

“中途之家”提供的平台增强了伤友之间、家属们之间的交流,大家相互鼓励,增添信心。残联及工作人员不断用身边成功的实例感染每一个伤友,坚定信心、鼓起勇气,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实现自我,“不言弃、不放弃”,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力勤评价“中途之家”:“这里有个特点,对残疾人有吸引力,他们来了就不愿意走,这里就是残疾人的‘家’”。

康复案例:

伤友周伟,现年32岁,华中科技大学毕业。本来他的人生是另一番景象,大展鸿图,开创自己的事业,可就因2008年一场意外的发生,让这个朝气蓬勃、阳光灿烂的小伙子成了终身以轮椅为伴的残疾人,他曾一度彷徨与消沉,不敢面对任何人与事物,甚至有轻生的念头。

“中途之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工作人员通过摸底筛查,及时将他作为中途之家重点对象,及时上门与他沟通、谈心、交流,讲讲身边的励志人物与事迹,鼓励他积极参加“中途之家”开展的各项活动。市肢协主席的带领下,他在qq群里认识了很多残疾朋友,相互交流、相互鼓励、相互沟通。通过系列活动,他的心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沉静下来,开始考虑未来的路该怎么走。现在的他,脸上充满了自信的笑容,成为残疾人创业的先锋。他利用自身特长,创办了“周博士讲习书院”,为小学、初中、高中的学生补习功课,现已招收了十几名学生,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创业难题和家庭经济上的压力,还感染激励了其他残疾朋友。在他的带动下,大家也开始想方设法积极创业。如田合斌,曲云做手机贴膜,陈伟、戴俊杰,阮来恩在淘宝上开网店等等,大家对生活越来越充满了信心,都变得开朗快乐了起来。  

伤友刘艳,女,1975年出生,现年38岁,至今未婚。2岁时患胸椎结核。经过治疗后检查无结核菌但致使其脊椎变形,因手术未能成功,站着进去的刘艳却躺着出了手术室,后被鉴定为一级肢残——属高位截瘫,大小便完全失禁至今,从此她就以轮椅为伴。虽然父母也精心照料着她,但随着父母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刘艳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在不断的增加。“中途之家”的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其具体情况后及时向社区领导汇报,为她办理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免费赠送辅具。现在的刘艳利用家庭居住一楼的便利,在阳台上开起了一个小卖部,买一些生活日用品,既方便了周边邻居也为家里稍微减轻点经济负担,更是为她与外届接触开启了一扇窗户。现在的刘艳性格活泼开朗,待人热情大方,只要“中途之家”开展活动,她总是第一时间到场,“阳光家园”孩子们总亲切的称呼她为“刘姐”。

伤友张平贤,男,现年60岁,原襄州区企业局助理工程师,现已退休在家。在他33岁时,由于工伤致残造成高位截瘫,被鉴定为一级肢残, 60岁的他却有28年瘫痪在床的历史。随着年龄的增长,除了高位截瘫外还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长期卧床致使肝脏、胃功能也逐渐减退,下肢虽无关节挛缩但肌张力低下。自从成为“中途之家”的伤友后,工作人员不仅为他免费配发了轮椅、坐厕椅、纸尿裤等,还有军工医院专家和社区医生及残联、“中途之家”工作人员定期上门为他进行康复指导和免费体检,还为他专门制定了康复训练计划,解决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对其家属也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指导家人为其进行康复训练。现在的张平贤除了大小便控制能力稍差以外,精神上、心理上都有很大改善,性格也开朗了,能够积极主动参加“中途之家”的每项活动。他自已虽然有残疾,但还热心帮助他人,经常还骑着电动三轮车到广场、公园附近自娱自乐,大家亲切的称他为“老顽童”。

伤友陈秋菊,女,1977年11月出生,2009年3月一场意外致其齐胸以下高位截瘫,往日充满欢声笑语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痛苦的深渊。高位截瘫使她双上肢功能还算正常,双下肢关节活动受限并伴有轻度挛缩,肌肉萎缩也较明显,日常生活能力小部分能自理,大小便控制差,其它的全靠家人料理。爱人不离不弃,辞去工作一心一意的给他做护理,还有两个上学的孩子需要呵护,生活的重担压在丈夫一人的肩上。陈秋菊看在眼里,痛在心里,整日以泪洗面。就在他们悲观失望的时候,政府、社区为她伸出了温暖援助之手,为她办理低保,安排其爱人在廉租房当门卫,便于回家照顾她的饮食起居和康复,减轻了他们的负担和后顾之忧。

“中途之家”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市残联免费为她配置了轮椅、坐厕椅等生活辅助器材,对她的居住场所厨房、卫生间、楼道都进行了人性化的无障碍设施改造。2013年四月份,由于家人工作忙,护理不到位,臀部长起了褥疮。市残联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组织康复专家、社区医生和“中途之家”的康复指导师上门服务,为其制定了康复方案,防止褥疮加重,要求家人每两小时让她更换坐姿和睡姿、按摩。要勤洗、勤擦、勤换内衣,做好消毒与消炎。几个月的治疗现已痊愈。由于瘫痪病人长期卧床无法像正常人活动,陈秋菊的胃功能也有所减退,平时要靠药物来增强胃动力,鉴于这一情况康复指导师建议她在好天气的情况下出去多呼吸空新气增强心肺功能,不要长期一个姿势休息,另外要加强负重练习来减缓肌肉萎缩,还要加强转移能力的训练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经历了多重磨难的陈秋菊的家庭通过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工作者以及“中途之家”康复指导员的关怀,恢复了往日久违的笑容。虽然高位截瘫,但她有一双灵巧的双手,绣起了十字绣、织起了毛衣。希望拥有一台电脑的愿望也在“中途之家”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得已实现。在”中途之家”帮助下,她正在积极构思开一家网店,将自己的手工十字绣作品放在网店上卖出去,以减轻家庭经济压力。自成为“中途之家”成员后,工作人员上门沟通、关怀让陈秋菊终于敢走出家门。2014年春节前,她给襄阳电视台 “今日播报---新年新愿望”栏目组打去电话,希望实现她心中的梦想—给辛苦照顾她多年的丈夫买一双皮鞋。栏目组在了解她的经历后不仅接受了她的请求,还派专人陪同到鞋城给她丈夫挑了双称心如意的鞋子。在付款的时候,商场负责人得知她的情况后非常感动,免费将皮鞋送给了她,实现了她的愿望。

伤友李桂虎,男,现年49岁,原襄阳市纺织电器厂的电焊工。2006年12月查出患有脊柱骨母细胞瘤,由于病情急剧恶化,一次手术并不能彻底痊愈,而后一直采取保守治疗。2008年病情加重造成下半身瘫痪丧失劳动能力,无奈之下他办理了离职手续,单位每月仅发放900多元生活费。妻子为了照顾他,住闲在家无任何经济来源。手术后的李桂虎,必须靠长期服药和每月化疗来维持生命,高昂的医药费用让他的家庭举步维艰。残联和社区知道这一情况后,尽快为他办理了低保救助。为他申请了廉租房,市残联为他进行了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免费适配了坐厕椅、靠背垫、助行器,让他在床上靠着也能看书听音乐。借助助行器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力量下地走一走,虽然只有那么一小步对他来说已充满了喜悦之情。自从“中途之家”的活动开展以来,无论是襄阳市脊髓伤友康复中心的专家、社区医生、还是“中途之家”康复指导师定期或不定期上门进行康复指导,为他专门量身定制康复训练计划,隔三岔五陪他聊天做心理疏导,鼓励他增强战胜病魔的信心。现在的他与过去判若两人,心情开朗,充满自信,主动要求“中途之家”多开展活动。在天气好的时候他还会主动出门晒太阳,与小区的邻居一起打打牌,下下棋,开开心!

 “中途之家”系列活动,不仅改善了伤友们一定的身体功能,也改善了伤友们的生存状况,提高了生活质量。多次参与活动,使伤友精神面貌和生活状况有很大的提高。同时,系列活动也感染了每一个人,激励了周边社区的居民,使大家更加热爱生活、和睦邻里,形成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气。

旭东社区“中途之家”试点工作的成功,使我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进一步得到完善和推广,越来越多的伤友和残疾朋友都慕名而来,要求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2013年,我市9个县、市、区依托公共社会资源共建成12家规范化标准社区康复站,配有专人管理并开展康复训练、技能培训、文体娱乐、困难救助等服务工作,2014年还将建立8家。这些康复站的建立,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简便、易行、有效、实用的康复服务。

2013年9月5日,受中肢协徐凤建主席的委托,省肢协主席汪为民、副主席张家强、李超洪、王东娅、孙万清 、何军权、熊菲、省残联组联处专门协会办副秘书长刘芳及工作人员共11人等。对我市脊髓损伤者“中途之家”试点工作进行了项目调研,给与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下一步需要完善的建议。

2014年4月26日,宜昌市伍家岗区残联理事长王如昕一行四人,来到我市“中途之家”观摩学习。

虽然我们“中途之家”工作起步较好,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下一步及后续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将在中残联和中国肢协的指导下,借鉴兄弟单位的经验,进一步加大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中途之家”工作,为“中途之家”的推广作出我们的贡献。



襄阳市残疾人联合会

                              2014年3月


协会章程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肢残人协会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86号 邮编:100034 E-mail:zgzxtg@163.com

电话/传真:010-66580074 网站联系电话:0898-65656769

投稿信箱:zgzxtg@163.com 主席信箱:zgzxtg@163.com

技术支持:海南微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备14012885号